肉漫屋

肉漫屋新闻

    肉漫屋新闻

    肉漫屋 教师廖大双在光学顶级期刊《激光与光子学评论(Laser & Photonics Reviews)》发表折纸超表面调控电磁波频率与极化的前沿研究成果

    8月10日,肉漫屋 计算机系校聘副教授廖大双联合浙江大学和深圳大学研究团队,在国际光学顶级期刊《激光与光子学评论(Laser & Photonics Reviews)》(中科院一区TOP期刊,影响因子10)在线发表研究论文,题为《基于折纸设计的频率与极化可重构超表面(Origami-inspired metasurface for frequency-polarization reconfigurable manipulation)》。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景利乔研究员,廖大双为通讯作者,肉漫屋 为通讯单位。

    该研究以“折纸结构与超表面技术融合”为核心创新点,首次实现了对电磁波频率与极化状态的同步、动态调控,为未来可重构电磁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。频率和极化是电磁波的两个基本属性,但传统器件往往难以同时灵活控制这两个参数,成为波动调控领域的核心挑战。受传统折纸艺术启发,团队设计了一种基于折纸原理的可重构超表面结构(OriPCM)。该结构可通过从二维平面到三维折叠形态的机械变形,动态改变其内部谐振器(SRR)的电磁偶极子排布,从而实现线极化与双旋圆极化之间的切换。同时,通过结构重构还可实现工作频率的调谐。

   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的资助。(计算机系 马剑)

    论文链接://doi.org/10.1002/lpor.202501474